作者:Dr. Chun-Kai Jason Wang,高级中醫師,B.A.,ATCMA會員 如果您曾經去針灸師或中醫師那裡就診,您可能被告知過「您濕氣太重」。您可能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意思。今天,我將簡要地向您解釋它們的含義。
中医里的“湿气”是什么?
作者:Dr. Chun-Kai Jason Wang,高级中醫師,B.A.,ATCMA會員 如果您曾經去針灸師或中醫師那裡就診,您可能被告知過「您濕氣太重」。您可能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意思。今天,我將簡要地向您解釋它們的含義。
如果你曾经去过中医师或针灸师那里治疗,可能听过他们说:“你体内湿气太重。”
你也许会想,这到底是什么意思?今天我就来简单解释一下。
什么是“湿气”?
“湿气”是中医特有的一个概念,它属于“六邪”之一——风、火、暑、湿、燥、寒。
换句话说,它是外界环境中能引起人体疾病的六种主要因素之一。古人早就发现,气候变化和环境特征会影响人的健康。
举个例子:我们都知道寒冷地区的气候并不完全一样。住在温哥华的人常说那里的冷“更钻骨头”,而住在埃德蒙顿的人觉得那边虽然气温更低,却没那么“阴冷”。
原因就在于——温哥华更潮湿,也就是“湿气”更重。湿重之地的寒气更容易侵入人体,让人觉得冷得刺骨。
为什么中医重视“湿气”?
中医认为,人是天地之间的产物,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。
皮肤虽薄,却有呼吸与吸收的功能。虽然人类的皮肤呼吸量极少,但我们知道皮肤能吸收涂抹的物质。
皮肤也是西医所说的“人体最大的器官”。因此,当人长期处于潮湿、阴冷的环境中,湿气可以慢慢渗入体内,影响健康。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工作的人,更容易患上关节炎——尤其是手部。
在西医看来,关节炎是体内的炎症性疾病;而在中医看来,它同时也与外界“湿气”“寒气”的侵袭有关。
湿气的危害
自古以来,“湿气”就被视为最严重的致病因素之一。
它不仅会导致关节疼痛(如风湿、关节炎),也常见于各种皮肤病、消化问题等。
湿气不只是“水分”
湿气并不只是单纯的“潮湿”或“水分”。
古人用“湿”来概括一类能致病的环境因素。
从现代角度看,空气和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与化学物质,湿气也包括这些对人体有害的细微成分。
根据地域不同,湿气也有不同表现:
北方多见寒湿,表现为关节僵硬、疼痛、体内寒凝、水湿不化;
南方多见湿热,常引起皮肤疮疡、消化感染、痢疾、登革热等热性病。
湿气的典型例子
想知道湿气是什么感觉?
你可以想象长期住在潮湿发霉的地下室(请不要真的尝试!)。
那种空气中霉味、化学气体、细菌与微生物混杂的环境,时间一久,人会觉得疲倦、无力、情绪低落,甚至免疫力下降。
这正是湿气侵入身体、慢慢消耗正气的过程。
结语
当中医师告诉你“你体内湿气太重”时,其实是在提醒你——
你的身体正受到环境、饮食、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阴阳失衡、气机不畅,湿邪内生。
湿气看不见摸不着,但它确实会一点点地损害你的健康。
登录后发表评论
评论仅适用于注册用户。还没有注册?立即免费注册。